环球热头条丨君不密则失臣深度解析_君不密则失臣
来源:  互联网
时间:  2023-02-25 11:38:21

1、“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,几事不密则害成”的意思是君说话如果不慎密,就会失去臣子的拥护;臣子说话如果不慎密,就会失去生命;进行中的事情如果不慎密就会办不成功。

2、这句话出自春秋《易经》,原文:“子曰:‘乱之所生也,则言语以为阶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、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,机事不密则害成。

4、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。

5、’”译文:孔子说:“之所以总有‘乱’发生,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。

6、君说话如果不慎密,就会失去臣子的拥护;臣子说话如果不慎密,就会失去生命;进行中的事情如果不慎密就会办不成功。

7、所以,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,不乱出去,也就不会乱说话。

8、”扩展资料“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,几事不密则害成”在现代的理解:在信息时代的今天,此语尤其值得引起每个管理者的深思。

9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人类更加文明、思维更加敏捷,单凭“一切行动听指挥”的教条式口号来约束人们的行动已经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,迫切要求需要管理者以身作则、言而有信,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10、领导干部如果不注意工作方法、信口开河的话,将会失去下属的尊重、信任,导致工作难以开展;办事人员如果不注意工作方法、胡言乱语的话,将会失去领导的信任,断送自己的名誉地位,前途就会功亏一篑。

11、译文:国君不保密,则失去臣自。

12、臣自不保密,则失去身命,机密的事情不保密,则造成灾害。

13、出自周易系辞第八章。

14、子曰:“乱之所生也,则言语以为阶。

15、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,几事不密则害成。

16、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。

17、””孔子说:“扰乱的生起,是言语以为阶梯,国君不保密,则失去臣自。

18、臣自不保密,则失去身命,机密的事情不保密,则造成灾害。

19、所以君子是谨慎守密而不泄漏机密呀。

20、扩展资料:《易经》曰:“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,几事不密则害成。

21、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。

22、”“密”是指慎密、保密。

23、这段话大意为:君说话不慎密,则失信于臣;臣说话不慎密,则祸及自身;重要的事情不慎密,则将成害。

24、所以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,不乱出去,也就不会乱说话。

25、古语放在今日,含义可引申为:领导如果言行不慎密,就会失去部下的拥护;下属如果言行不慎密,就会失去工作甚至生命;进行中的事情如果不慎密就会办不成功。

26、所以君子应言行谨慎,思考有度。

27、国家有机密,企业有秘密,个人有隐私,完全的公开或封闭都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,只能是力求在保守秘密与交流信息寻求恰当平衡。

28、作为个人而言,则需斟酌言论的是否由衷恰当,如果不能确定,则宁肯不说不写,所以孔子曰:“以约失之者鲜矣”,即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人,失误就少了。

29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系辞意思是:国君不保密,则失去臣自。

30、臣自不保密,则失去身命,机密的事情不保密,则造成灾害。

31、原文:“乱之所生也,则言语以为阶。

32、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,几事不密则害成。

33、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。

34、”出处:《周易》节卦关于“初九”的爻辞:释义:孔子说:“之所以总有‘乱’发生,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。

35、国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子,臣子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,谋划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。

36、所以,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,不乱出去,也就不会乱说话。

37、扩展资料《易经》“包蒙吉;纳妇吉;子克家”原文:“包蒙吉;纳妇吉;子克家”原意指“包容蒙昧,自然会带来好运;迎娶媳妇这件事是好兆头;儿子可以承担家业了”。

38、释义:实际上这句话是想说明“每个人都是从懵懂到成熟,对别人的过错不要过于追究,正如孔子一以贯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73864之的道正是‘宽恕’二字。

39、很多时候,宽恕别人,也是在救赎自己。

40、自古婆媳都是天敌,但如果作为长辈的婆婆能有一颗宽恕之心,那么赢娶媳妇后,两个人可以一起持家有道。

41、没有了后顾之忧,男人们才能把专注力投入到事业中,从而承担起养家的重任”。

42、从此可见,这些为人处事、家庭相处的道理古人早已经告诉我们了,只是今人没有去学习,所以才导致了那么多问题的产生。

43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系辞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,机事不密则害成。

44、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,臣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,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 机事不密 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

猜你喜欢